我對蘭花最早的印象,大概五、六歲,小時候住在鄉下,日式建築相當寬敞,據說是日軍撤退前我們買下的房子,前座一半改成父親的診所,另一半是我們自用住宅,後玄關外連接有二個人工挖掘的觀賞魚池,二個魚池以小拱橋分成日池與月池,許多小朋友都曾在此失足落水被救起來,裡面養著漂亮的錦鯉,拱橋下有一道水閘門,要清理魚池時,可以把魚趕到一邊關起來,免得魚兒驚嚇,池子周圍種了不同的水果樹及二棵老老的榕樹,樹幹延伸到池子上方,樹幹上掛著好幾排黑色的〝板塊〞,每個板塊上都有幾片葉子,有些肥肥厚厚,有些細細長長,相同的是它們的腳(根)都牢牢的抓在黑色的〝板塊〞上,以前在家裡或後院,我們可以無拘無束、自由自在爬樹、採水果,在假山(人造山)上邊灌〝肚猴〞(蟋蟀),餵寵物小白兔吃蕃薯,到雞籠裡收雞蛋,在池塘邊捉蜻蜓,空地上玩彈珠、打陀螺,什麼都可以玩,唯獨這些黑烏烏的〝板塊〞連摸都不可以,還必需保持一點距離,以免被爸爸懷疑我們〝意圖不軌〞,去動了手腳,基本上會好奇動歪腦筋的人是我,妹妹是〝跟從者〞,沒有太多心眼或責任。
黑色〝板塊〞看起來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,只是令我好奇的除了〝不准去碰它〞的命令以外,爸爸每天清早都會拿一把軟毛的刷子,沾著一支碗裡面的東西,輕輕刷在每片葉子上,聚精會神非常認真,慢慢的重複這個動作,每天每天我在後玄關上觀察他的每個動作,心裡的〝?〞一堆,有一次,一大早有個急診病人,他匆匆出門去了(幾十年前沒有救護車,碰到生命危急的病人,醫生都〝到府搶救〞的),眼見爸爸尚未完成的工作,我當然就〝義不容辭〞〝歡喜〞的接下,挪個板凳站上去,依樣畫葫蘆,用刷子沾了碗裡透明黏瘩瘩的東西塗在葉子上,葉子變得亮起來,感覺上漂亮一點點了,工作完畢,自己也很滿意就走開了,不知道過了幾個鐘頭,突然被叫到後院去問話,帶到池塘邊榕樹下,面對那些發亮的葉子,爸爸指著一片斷落地上的殘葉……(已經忘記訓話內容),之後,我在〝犯罪現場〞罰站了好久。